运动时崴脚应怎样做处理
来源:未知 发表时间:2017-08-23 16:31 已阅读:次
崴脚又叫做“足踝扭伤”,这是因外力过重,导致足踝超出了应有的用力范围,从而致使肌肉或韧带被拉扯,从而出现撕裂疼痛、肿胀的外伤性损伤。正因拉扯造成的内部出血,从而形成血肿,崴脚尽量要在24小时左右才能恢复。不可马上热敷和按摩,这可能加重肿胀情况。当发生崴脚了,我们怎样做才正确呢?请参考下面介绍。
查看伤势
常运动难免发生崴脚,但崴脚后还要注意观察,自己是轻微崴脚还是比较严重的踝骨骨折。如出现骨折,尽快到医院请医生会诊,假如耽误治疗或判断失误,则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,所以分辨伤势是关键。
通常怎样判断是否骨折呢?假如当出现:无法站稳、扭伤时脚踝发出声音、压痛点在外踝或外脚面中间高突的骨头上,这都是比较严重受伤的情况,这时得马上就医。
热敷还是冷敷
当崴脚后,血管是爆裂的状况,所以得立即冷敷,如果使用热敷可能会加重肿痛状况。内部停止出血的情况下,才可用冷热交替的方式,这可在受伤处消肿。
按摩
崴脚后24小时内,如果是轻微崴脚,可用按摩的方式为自己消除肿痛。在血肿的地方,用手掌按在局部处,用力能忍耐疼痛即可,持续按压大约3分钟,依次为规律,重复按压即可。
恢复
崴脚后的几天,尽量将受伤的那只脚高高抬起,帮助血液流通,注意不可长时间运动,直到崴脚处趋于稳定时,才可进行走路这些足部活动。需提醒男性的是:康复期间,不可将脚踝转向引起疼痛的方向,这样可能会加重病情。
对受关节困扰的中老年朋友来说,外出要关注下面几点:
选择冲击力较小的活动,活动前要热身。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散步、游泳和太极等较为适合。运动之前,通过慢跑、体操这些运动来热身,可活动关节、肌肉及韧带,减少关节损伤。
做好局部保暖。冷刺激是骨性关节炎膝盖疼痛的诱因,膝盖不耐寒,因此,患者在游玩活动时应对关节进行保暖。
尽量避免爬坡,在凹凸不平的道路、软的地形和鹅卵石路上行走;站立、坐时应将膝关节稍伸展,不断改变位置,不要将膝关节屈曲在椅子下。
- 上一篇:缓解膝盖疼痛的妙招参考
- 下一篇:肩周炎和落枕有哪些区别

-
在新浪微博关注我们
-
在腾讯微博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