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
来源:未知 发表时间:2016-12-20 11:38 已阅读:次
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,它有可能引起各种炎症,需要引起警惕。怀孕30周后,由于胎儿在不断增大,而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若引起尿频,属于正常现象,但如果发生尿床应警惕是否存在胎膜早破的可能性。
炎症:
阴道炎、宫颈炎容易引起胎膜感染,导致胎膜破裂。引起胎膜感染的病原体较复杂,有细菌、支原体和衣原体等,尤其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,不易被准妈妈发现。
胎位不正:
多胎、羊水过多的准妈妈,由于羊膜腔内压力过高,容易发生胎膜早破。臀位、横位及头盆不称的准妈妈,可因羊膜腔内压力不均而发生胎膜早破。
子宫颈功能不全:
在非妊娠的状态下,子宫颈内口可以扩大,即可以诊断子宫颈功能不全,子宫颈功能不全,主要表现在内口松弛和峡部缺欠。
创伤和机械性刺激:
常见的为妊娠晚期的性交活动;或者多次羊膜腔穿刺,多次阴道检查和剥膜引产等。
胎膜发育不良:
除胎膜本身因素外,孕早期准妈妈维生素C缺乏、铜缺乏和孕妇吸烟等因素可导致胎膜发育不良。准妈妈营养不良、维生素C、D和氨基乙糖(羊膜细胞间质组成成分)缺乏,可使胎膜脆性增加,易导致胎膜早破。若缺乏铜、锌等微量元素,致使胎膜变脆,缺乏弹性,容易引发胎膜早破。
宫腔内压力异常:
宫腔内压力不均常见于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;宫腔内压力过大常见于双胎妊娠,羊水过多,剧烈咳嗽和排便困难等。
其他因素:
剧烈咳嗽、便秘及提拿较重物体等因素,可导致准妈妈的腹压骤增,也易促发胎膜早破。
胎膜早破的类型
1、未足月胎膜早破: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<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(未足月)胎膜早破。
2、足月胎膜早破:如发生在妊娠满37周以后,称为足月胎膜早破。
- 上一篇:孕期如何预防痔疮的发生?
- 下一篇:胎膜早破有什么症状?

-
在新浪微博关注我们
-
在腾讯微博关注我们